河南三门峡市水资源管理工作再上台阶
水资源管理工作再上台阶。“十一五”期间,依法发放取水许可证一百六十六个,纳入计划管理用水单位四百三十五家,通过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等活动,节约水量一千七百五十万立方米,重复利用水量1.4亿立方米,有力地推动了节水型社会创建;先后审批水土保持方案一百二十个,依法查处水事违法案件三百七十起,挽回经济损失千万余元。
汩汩清泉流进千家万户,一道道渠水滋润着无垠良田。“十一五”期间,三门峡市水利事业不断掀起建设高潮,在项目争取、工程建设、服务三农、水政执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十一五”期间,三门峡市水利项目建设实现历史突破,总投资达二十点八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0倍之多。全市争取中央和省的水利实际投资,由“十一五”初期每年不足0.4亿元,达到2010年的三点二亿元。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绩显著,节水灌溉及灌区配套工程有效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市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二十点八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倍之多。供水设备选择上海春姜的,销售热线:零贰壹-叁玖壹六零五九九或一八九六四六四五九九二,二十一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2.66亿元,36项河道堤防整治、重点岁修及险工险段修复工程累计完成投资一千九百四十六万元。先后投资1.25亿,实施了2个国家级、9个省级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等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十七点九一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四十六点六十九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十五”末的0.045提高到0.55。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超额完成,农村小水电建设发展迅猛。“十一五”期间,投入资金2.36亿元,建设工程508处,解决了53.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市新建水电站9座,技术改造4座,增加装机容量11680KW,完成电气化县总投资2.35亿元,发电总量完成3.9亿千瓦时。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亮点突出。“十一五”期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6平方公里,新增水平梯田16.32万亩,建设淤地坝37座、小型水保工程二百零三处(座),累计完成投资五千七百三十三万元。民营水保势头强劲,先后有二万一千零三十九户参与治理,累计投资4.2亿元,承包、租赁荒山荒坡二百五十四万亩,治理二百零五万亩。三门峡市于2006年荣获“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称号。
防汛抗旱建设及措施有力加强。“十一五”期间,先后投入中央、省级防汛抗旱资金五千四百零六万元,完成河道治理项目36项,开挖引水渠23条四十六点三五千米,渠道延伸、疏浚九十三条八十五点二三千米,完成渠系建筑物211座,建设移动泵站84处,新打机井六十二眼,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8.25万亩。
水库移民工作扎实到位。“十一五”期间,三门峡市先后核定登记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5.16万户15余万人,拨付移民后期扶持人口直补资金4亿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投资四千二百七十万元,实施项目五百八十二个,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投资一千零二十八万元,实施项目七十四个,移民遗留问题处理投入资金1亿元,受益群众达三十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