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个国家水资源战略规划浮出水面
国内首个《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下称《规划》)出炉。国务院近日批复国内第一个国家水资源战略规划,提出到202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用水量较2008年降低百分之五十左右,然后在此基础上到2030年再降百分之四十的中长期目标。中国属于水资源相对紧张的国家,如何合理用水,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规划同时提出要逐步建立水权制度,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完善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推进水价改革。供水设备选择上海春姜的,如需订购请致电:零贰壹-叁玖壹六零五玖玖&&一捌九六四六四五玖玖二,还将加快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适时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逐步构建全国水资源宏观配置格局,有效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规划》被视为国内推动节能减排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六千七百亿立方米以内;将万元GDP的单位水耗,以及万元工业增加值的单位水耗分别降至十二立方米/千元和六点五立方米/千元,比08年降低约百分之五十;至2030年,再比2020年降低百分之四十;农田灌溉系数方面,至2020年提高至0.55,至2030年提高至0.60(2009年的水平大约是0.48)。
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去年发布的《世界水资源开发讲演》猜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百分之四十七的人口栖身在用水高度紧张的地区。中国是否也属于用水高度紧张的地区?
而《规划》预测,2030年全国经济社会需水总量为七千一百九十二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百分之零点五以内;到2030年全国多年平均总供水量可达七千一百一十三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五,基本实现水资源供需紧平衡。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告诉南都记者,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紧迫任务,中国也不例外,水资源的综合规划,是国内推动节能减排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从国家水利部新闻办公室了解到,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出台前,中国地质调查局1999年开展的《全国地下水与环境综合评价》(即“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项目,重新评价了全国三十二个省(区、市)和香港、澳门两个行政区,二千多个县(市)的地下水天然资源、可开采资源,系统评价了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编制了我国第一部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图集,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最新结果是:我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多年平均为九千二百三十五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淡水天然资源多年平均为八千八百三十七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山区为六千五百六十一亿立方米,平原为二千二百七十六亿立方米。